fbpx

生醫新創的專利時機( 1 )- 透過專利分析建立與增強全球視野及商機

踏入生醫新創圈,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:這產品有申請專利嗎?然而,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並不止於專利,其包含的是這項產品的各項策略與佈局。因此,生醫新創遇到專利時需要從多面向去思考自己的專利策略,本文從北美與台灣兩個實例助你打穩根基。

生醫新創與專利是必然的邂逅,越早了解彼此夢想越早實現

科學或技術的展開,都是從探索市場的未被滿足需求開始,進行產業分析鎖定目標,進而形成解決需求的概念。至此,千萬不要認為你的解決方案是世界唯一!請在此時進行專利檢索與分析,了解目標市場上現有技術中是否有雷同甚至比你更好的解決技術。而現有的專利檢索有許多方法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 Google Patent 運用十組以上不同的關鍵詞搜尋,若想進一步確保或不想自己搜尋,可以委託專利事務所協助。

這是生醫新創邁向成功的第一步,否則損失的不僅是資金與時間而已,對於團隊士氣的打擊與人才的流動都會有深遠的影響。

專利是為產品奠定未來與市場競爭之基礎-生醫新創 Acclarent

Acclarent公司發展歷程中不難發現,專利在研發概念形成初期就扮演決定性的角色。

ACCLARENT PIVOT™ Navigation Balloon Dilation System
ACCLARENT PIVOT™ Navigation Balloon Dilation System

現任史丹佛大學 BIODESIGN 中心總監、Acclarent 創辦人 Josh Makower 與其團隊於技術研發開始前,為了瞭解其解決需求的概念是否能克服未來所有障礙,針對該技術領域做了許多智慧財產權的分析。

Josh Makower, MD
Josh Makower, MD

首先,Josh Makower 團隊針對其技術相關領域之專利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研究,發現此領域之專利還有許多可突破的機會。隨後開始諮詢智慧財產權律師,確信團隊解決需求的概念是可以取得專利後,與專利律師密切配合提出一系列的專利申請,為自家的研發產品奠定未來與市場競爭之基礎,也確保這些專利能形成其他廠商的進入障礙。

生醫研發從專利研究開始-生醫技轉大亨鄭添祿教授

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腳踏實地的實踐力,專利研究成為研發前的基礎科學

生技醫療技術的發展經臨床前實驗到 PhaseI、II、III、IV 的確效與驗證,其花費動輒數十億數百億且成功率低,如果沒有專利保護其產品,使產品具備市場排他權,形成進入門檻而具備市場獨佔性數十年,是不會有廠商會願意拿錢出來投資的。

換句話說,不會有廠商願無條件花費數十億數百億完成臨床試驗,然後公開成果給大家使用的,專利本質上的市場排他性,即為必要條件之一。

我們可以從高醫技轉大亨鄭添祿教授身上得到印證。鄭老師研究團隊研發定量 PEG 修飾藥物之 Anti-PEG Ab s抗體材料技轉達 157 件,研究成果績效卓著。

生醫研發從專利研究開始-生醫技轉大亨鄭添祿教授
鄭添祿教授

另外,創新抗體鎖(Hinge) 的發明為現行抗體藥物的專一性帶來革命性突破,技轉國外上市大藥廠,金額亦創下台灣生技藥物技轉紀錄。

而鄭教授的成功,就是在研究概念成型初期,會要求研究生必須進行專利檢索,了解全球相關技術的發展,蒐集國際期刊發表,分析產業與學研單位的市場與研究方向,再決定最後以什麼樣的研究策略投入研發。

全球創新研究+全球專利分析+全球產業分析=下一座護國神山

Josh Makower 與鄭添祿教授的成功要件:全球創新研究+全球專利分析+全球產業分析,成功為臨床帶來百億商機,完善轉譯研究貢獻與造福全世界人類。

執行科學研究,除要世界級的創新外更要在最初階段就要進行專利與產業市場分析,了解該領域相關的專利主題後,以確定研發主題創新有產業應用性才執行,因此,成功機運的第一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延伸閱讀:諾貝爾 2018 生理醫學獎得主:關西免疫巨人 – 本庶佑,間接推動京都大學生醫智財策略改革